来源:Chem & Bio Engineering
背景概述
乙炔(C2H2)在工业化学品和能源架构中占据重要地位,其主要来源于碳氢化合物的热裂解或者甲烷的部分燃烧等过程,而这些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引入二氧化碳(CO2)。C2H2与CO2极其相似的物理性质如沸点、分子尺寸和形状等,致使从C2H2/CO2混合物中分离C2H2极具挑战。基于非热驱动的吸附分离技术以高效节能等优势备受关注,而金属-有机框架(MOFs)作为新兴的多孔晶态固体吸附剂有望应用于高效的吸附分离技术。
众多研究结果表明,等网络化学方法是构筑高效能MOFs应对挑战性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有效策略。通过调控框架孔道尺寸、形状或功能位点,增强框架与C2H2的结合亲和力,从而提高C2H2堆积密度和C2H2/CO2混合物的分离能力。此外,因开发和探索高效吸附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其工业应用,即需要在高稳定性(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)、低成本和优异的吸附分离性能间取得良好的平衡。
图文导读
结构
图1. 由AlO6多面体螺旋链和间苯二甲酸/5-甲基-间苯二甲酸配体自组装形成的CAU-10-H和CAU-10-CH3
研究人员选择明星铝基MOF,CAU-10-H,为MOF原型,采用等网络化学方法,将其配体甲基功能化构筑CAU-10-CH3。在这两种微孔铝基MOFs中,Al3+均采用八面体六配位构型,由两个桥接-OH离子和四个不同羧酸基的六个氧原子配位。AlO6链进一步与v形有机配体(间苯二甲酸和5-甲基-间苯二甲酸)连接,并分别形成三维框架CAU-10-H和CAU-10-CH3(图1)。特别是,与CAU-10-H相比,CAU-10-CH3在孔道内有甲基修饰,使孔道尺寸从6.8 × 7.5 Å2减小到5.8 × 5.8 Å2。
吸附行为
图2.(a)CAU-10-CH3在195 K下CO2的吸附等温线。CAU-10-H(左)和CAU-10-CH3(右)的CO2和C2H2吸附等温线(b)288 K,(c)298 K。(d)CAU-10-H和CAU-10-CH3的C2H2/CO2吸附差异和C2H2堆积密度比较;(e)与其它铝基MOFs的C2H2堆积密度比较。(f)CAU-10-CH3的CO2和C2H2吸附热。
随后,研究人员通过195 K下CO2吸附曲线确定了CAU-10-CH3的微孔结构。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是312 m2 g-1和0.187 cm3 g-1,其数值均低于CAU-10-H(627 m2 g-1和0.28 cm3 g-1),表明框架中引入甲基减小了孔空间,以及CAU-10-CH3的微孔结构可能有利于分离C2H2/CO2混合物。因此,研究人员探究了288 K和298 K下CO2和C2H2的吸附行为(图2b,c)。单组份气体吸附等温线表明,在298 K和1.0 bar下,CAU-10-H对C2H2和CO2的吸附容量分别是89.88和58.75 cm3 g-1;CAU-10-CH3对C2H2和CO2的吸附容量分别是78.28和31.64 cm3 g-1。有趣的是,甲基官能团的引入,导致CAU-10-CH3在C2H2/CO2吸附差异和C2H2堆积密度方面得到明显提升(图2d)。特别是,CAU-10-CH3在298 K和1.0 bar下具有高的C2H2堆积密度,其值可达486 g L-1,高于众多已报道的铝基MOFs(图2e)。另外,通过维里方法计算了CAU-10-CH3对C2H2和CO2的吸附热,如图2f所示,C2H2的吸附热(25.18 kJ mol-1)高于CO2(23.40 kJ mol-1),说明框架对C2H2的亲和力较强,且此值低于许多已报道的基准材料,表明CAU-10-CH3可在较温和条件下再生,有利于节省能耗。
吸附机理和分离行为
图3. 在298 K和1.0 bar下GCMC模拟得到的不同客体分子在CAU-10-CH3的优先吸附位点(a)C2H2分子,和(b)CO2分子。(c)CAU-10-CH3对等摩尔C2H2/CO2混合物的穿透实验。(d)CAU-10-CH3对等摩尔C2H2/CO2混合物的穿透循环实验。
为从分子尺度揭示框架与客体分子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,研究人员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(GCMC)模拟确定了C2H2和CO2在CAU-10-CH3中的优先吸附位点。如图3a,b所示,C2H2分子与框架中的苯环和羧酸氧形成了多个C-H···π和C-H···O相互作用,而CO2分子仅与框架中的羧酸氧形成(CO2)Cδ+···Oδ-静电相互作用。总体而言,与CO2-框架相互作用相比,C2H2与CAU-10-CH3的相互作用更多,距离更短,GCMC模拟结果说明了C2H2与CAU-10-CH3框架的结合亲和力更强。
为了进一步研究CAU-10-CH3对C2H2/CO2混合物的分离能力,研究人员在298 K和1.0 bar下进行了动态穿透实验。等摩尔C2H2/CO2混合物的动态穿透实验(图3c)显示,CO2在22.5 min时首先穿出,约49.5 min后,C2H2才穿出,结果表明CAU-10-CH3能够有效分离C2H2/CO2混合物。在穿透实验中,C2H2的动态捕获量为48.7 mL g-1。此外,CAU-10-CH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、化学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,在连续穿透循环实验中,CAU-10-CH3的分离性能能够得以很好的保持。
总结展望
论文基于等网络化学方法构筑了甲基功能化MOF(CAU-10-CH3),甲基官能团的插入提高框架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,且对C2H2和CO2的吸附行为有重要影响。在298 K和1.0 bar下,CAU-10-CH3对C2H2/CO2吸附差异从53%提高到147%,C2H2堆积密度从392 g L-1提高到486 g L-1,且其C2H2堆积密度在铝基MOFs中名列前茅。动态穿透实验证明CAU-10-CH3可以在环境条件下将C2H2/CO2混合物有效分离,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。此外,CAU-10-CH3在稳定性、成本和吸附分离性能间取得良好的平衡。这项研究不仅表明在MOFs孔道中固定极性官能团可调控气体吸附分离性能,同时为构筑高效能MOFs提供了有效策略,促进MOFs在重要而极具挑战性的气体混合物分离中的应用。
文章信息
期刊:Chem & Bio Engineering
题目:Boosting Acetylene Packing Density within an Isoreticular Metal-Organic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C2H2/CO2 Separation
作者:Shanqing Yang, Bo Xing, Lu-Lu Wang, Lei Zhou, Fei-Yang Zhang, Yi-Long Li, and Tong-Liang Hu*
接受日期:January 2024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21/cbe.3c00073